|
|
以“科學+”推動基礎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時間:2023-04-16 00:25
瀏覽:
【大 中 小】
2023年4月10日,北京大興熙誠學校舉辦了“3.0版生涯教育體驗課程”首發式,也正式拉開了“科研院所課程”的序幕——該系列課程作為“3.0版生涯教育體驗課程”的重要板塊,以“讓學生接觸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在看見世界中尋找‘自己’尋找‘熱愛’尋找‘方向’”為核心價值追求,是熙誠學校具有獨特優勢的校外課程之一。
北京大興熙誠學校創校校長、中國教育協會中學分會副理事長朱建民發言
“只靠教育,無法真正推動教育的改變,要提升維度來思考和謀劃。”熙誠學校以“科研院所課程”創新學?茖W教育“加法”載體,為學生構建一個指向“創造”的學習環境并持續為學生賦能。
“7-2-2-2”
——將科研院所資源轉化成高中課程
熙誠學校與科研院所聯手基于學生發展需求設計系列課程,突破傳統課堂邊界,將學?茖W教育、學生生涯教育與同步進入科研院所實驗室結合起來。不過,科研院所前沿、高端的科研技術及資源絕非“拿來”就用,要轉化為真正適合高中學生特點的具體課程也非易事。為此,熙誠學校明確了“7-2-2-2”的課程研發原則。
7指7個“一”:
“一”次跨學科單元主題項目式學習——來自熙誠學校教學一線的優秀教師組成課程研發組與科研院所的課程專家共同研討,梳理學科知識樹將科研院所資源以“跨學科單元主題項目式學習”的方式做到向前延伸與向后延伸。
“一”次工作場所參觀——前往科研院所實驗室參觀、實驗,沉浸式感受科研氛圍和科研環境。
“一”次前沿講座——邀請專家向學生講述奮斗與成長的故事,科技創新發展成果。
“一”次人物訪談——邀請科研院所海外留學歸國的研究人員為學生講述自己在海外的求學經歷、工作學習內容、領域前沿方向,以及回國后的科研變化。
“一”次沙龍活動——邀請科研院所在讀博士研究生,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求學經歷、科研方向,未來發展規劃等。
“一”次職業體驗——走進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在專業的實驗室中進行科學操作,情景體驗科學創新過程,探究前沿領域的必備職業技能。
“一”次對未來的期待——學有余力、具有科學興趣、科學志向、科學潛質突出的學生可以親身體驗到如何對一個具體的課題進行科學、嚴謹、可行和創新的設計。
7-2-2-2中的3個“2”是:
“2”指兩個延伸——向前延伸和向后延伸,科研院所豐富的資源,是熙誠學校撬動跨學科主題單元項目式學習的支點。
“2”指兩種課程形態——科研院所實驗室課程、科研院所野外科考基地課程。
“2”指課程的兩個階段——科學家直接授課階段;真刀實槍開展課題研究階段。
追蹤科技發展前沿,理論與實踐結合,一方面,熙誠學校的科研院所課程將形成一個螺旋上升的科學教育鏈,為教師和學生的科技創新實踐和研究提供機會和搭建平臺;另一方面,作為3.0生涯教育體驗課程的一部分,科研院所課程為學生的成長搭設平臺,給他們試錯的機會,讓他們在一次次嘗試中尋找到自己的熱愛與方向。
向前延伸·向后延伸
——以科研院所資源為支點撬動跨學科主題單元項目式學習
在首發式上,熙誠學校正式發布了4月14-15日將要開啟的科研院所系列課程第一課:《探尋“光”力量,與科學家一起話成長》。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和位于延慶太陽能熱發電實驗基地將成為熙誠學子的特殊“教室”;代表國內最高水準、被稱之為“超級鏡子發電站”的敦煌太陽能發電站也被設計進6月科研院所野外科考基地課程的行程中。通過課程手冊,我們了解到,以科研院所資源為支點,圍繞“光”主題,熙誠學校以“行前4課時、行中12課時、行后4課時,占2學分”向前向后延伸的方式開啟跨學科單元主題項目式學習。
人文方向的“太陽能與巴黎協定”,經濟方向的“太陽能電力政策對于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影響與啟示”,語言藝術方向的“新能源在工業和生活中的應用”,理工方向的“追光逐電,乘風破浪——定日鏡風洞科學實驗初探”,在探尋“光”力量的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選擇加入相應的校內課題組。傳統學習,學生是一個一個知識點學,通過練習來鞏固,通過考試來檢查掌握程度,至于這個知識點怎么用、用在哪里,是后話;以科研院所資源為支點開啟的跨學科單元主題項目式學習里,學生是為了尋找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去學習某個知識點,并把這個知識點應用到實際項目中。學生在基于項目、基于問題的實踐探索中體驗“學習真實發生”的樂趣,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并不斷發展探究與創新的能力。
熙誠學校3.0版生涯教育體驗課程科研院所系列課程第一課《探尋“光”力量,與科學家一起話成長》課題發布
用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做科學教育“加法”
——熙誠學校“科學+”實現三個創新
在同齡學生埋首于書本學習之時,熙誠學校用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在做學?茖W教育的“加法”——以“科學+”探索面向未來的教育,在三個維度實現了創新。
教育界與科技界聯手基于學生發展需求設計科技特色課程,突破傳統課堂邊界,將學?茖W教育、學生生涯教育與同步進入科研院所實驗室結合起來,讓孩子們在科學家身邊成長,在實驗室成長,在科研實踐中成長,在心之所向的熱愛中成長,實現了教育制度的創新。
把最前沿最高端的科學技術成果融入課程,并以此為支點撬動學?鐚W科單元主題項目式學習改革,打破重知識輕能力、重書本輕實踐、重傳承輕創新、重解題輕應用的傳統教育模式,注重讓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實現從育“分”到育“人”的轉變,實現了課程的創新。
學生在科學家們的引領下,走出課堂、走出學校,探秘新能源、航天航空、高端芯片、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人文科學等領域尖端前沿課題,由此必然帶來全新的視角與沖擊,實現了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熙誠學校3.0版生涯教育體驗課程首發式現場
北京熙誠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都凱,北京大興熙誠學校創校校長、中國教育協會中學分會副理事長朱建民,中國科普作協常務理事、北京微創博志教育董事長王虎紋,創新伙伴(智課科技)聯合創始人翟少成,熙誠學校全體師生、科研院所代表等出席了本次活動。(劉智文 周軍華)
|
|
|
|
|
|
|
|
|